一、洗油工程工艺管线的施工按照GB50235?97《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,及GB50236?98《现场设备、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进行。
二、本工程工艺管线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图纸的的所有要求进行。
三、管子、管道附件及阀门的检验
(
1) 管子、管道附件(简称管件),阀门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,其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或部颁技术标准。
(
2) 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,要求其表面。
1 无裂纹、缩孔、夹渣、重皮等缺陷。
2 不超过壁厚偏差的锈蚀或凹陷。
3 螺纹密封面良好,精度及光洁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或制造标准。
4 合金钢应有材质标记。
(
3) 合金钢管及其管件在使用前均应用光谱分析或其他方法进行复查,并作标记。
(
4) 低压阀门(
PN1.6~2.5MPa)应从每批中(同制造厂、同规格、同型号、同时到货)中抽查
10%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,若有不合格,再抽查
20%,如仍有不合格,则需逐个检查,阀门的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
1.5倍(用洁净水试压)。
(
5) 用在油品
>200℃操作温度的阀门,必须进行逐个用煤油进行试验,并须对阀门大盖的原有垫片进行检查,需要用缠绕垫片。对
<200℃操作温度的阀门大盖垫片必须用耐油石棉垫片。
(
6) 对不锈钢阀门应逐个对壳体进行光谱分析,复查材质,每批取
10%且不少于
1个,进行解体检查内部零件。如有不合格则需逐个检查。
四、管道焊接
(
1) 施工单位必须有负责焊接工程的焊接技术人员,焊接检查人员,焊接检验人员及 焊工。焊工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。
(
2) 施工单位所用焊接设备必须是有参数稳定、调节灵活、满足焊接工艺要求和安全可靠的性能。
(
3) 施工单位必须根据检验要求提供检验设备,以检测焊缝质量。
(
4) 管子、管件的坡口型式、尺寸,除按设计施工图纸规定进行外,当设计无规定时,一律按上述规范的管道焊接章节的内容进行。
(
5) 管子、管件组对其内壁应做到平齐,内壁错边量不能超过壁厚的
10%,并应检查坡口的质量,坡口表面上不得有裂纹、夹层等缺陷,对坡口及其内外侧进行清理掉油、漆、锈、毛刺等污物,清理合格后应及时施焊。
(
6) 按 管道材质、温度、压力,为参数的分类,按上述规范规定,洗油工程应为Ⅳ类管道。
对应的焊缝等级为Ⅲ级。
(
7)管道焊后必须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,各级焊缝表面质量标准见上述规范规定,外观检查应在无损探伤强度试验之前进行。
(
8) Ⅲ级焊缝等级的管道焊缝射线探伤数量为固定焊口
10%,转动焊口
5%。
五、管道安装。
(
1) 管道的坡向、坡度、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(
2) 管道的坡度,可用支座下的金属垫板调正,吊架用吊杆螺栓调正。
(
3) 法兰焊缝及其它连接件的设置应便于检修,不得紧贴墙壁、楼板或管架上。
(
4) 合金钢管不应焊接临时支撑物,如有必要时应符合焊接的有关规定。
(
5) 法兰连接时应保持平行,其偏差不大于法兰外径的
1.5/1000,且不大于
2mm,不得用强紧螺栓的方法消除歪斜。
(
6) 法兰连接应保持同轴,其螺栓孔中心偏差一般不超过孔径的
5%,并保证螺栓自由穿入。
(
7) 双头螺栓应对称均匀,松紧适度,紧固后,外露长度不大于
2倍螺距,两头外露长度应相同。
(
8) 与传动设备连接的管道,安装前,必须将管道内部处理干净,在管道与传动设备法兰连接前,应在自由状态下,检查法兰的平行度和同轴度,允许偏差见下表:
设备转速(转
/分)
平行度(
mm)
同轴度(
mm)
3000
≤
0.15
≤
0.50
(
9) 管子对口时应检查平直度,允许偏差
1mm/m,但全长允许偏差最大不超过
10mm,管道连接时,不得用强力对口加热管子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、偏差、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。
(
10)
管道预拉伸,必须符合设计规定。
(
11)
管道焊缝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:
1 直管段两环缝间距不小于
100mm
2 环焊缝距支、吊架净距不小于
50mm
3 在管道焊缝上不得开孔。
4 管道上仪表接点的开孔和焊缝应在管道安装前进行。
(
12)
穿墙及过楼板的管道,一般应加套管,但管道焊缝不得置于套管内。
(
13)
不锈钢管道安装时,不得用铁质工具敲打。
(
14)
不锈钢管道与支架之间应垫入不锈钢、不含氯离子的塑料或橡胶垫片,防止不锈钢管与碳素钢直接接触。
(
15)
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如下:
项目 允许偏差
(mm)
1 坐标及标高 室外架空、
室外地沟、
室内架空、
室内地沟,
15
15
10
15
2 水平管弯曲
DN≤
100
DN>
100 1/1000 (最大
20)
1.5/1000 (最大
20)
3 立管垂直度
2/1000 (最大
5)
4 成排管段 在同一平面上
间距
5
+5
(
16) 蒸汽伴热管应与主管平行安装,位置、间距正确,水平伴管一般应安装在主管下方或靠近支架的侧面,伴管可用绑扎带或镀锌铁丝等固定在主管上,其绑扎点间距为:
伴管
DNmm 绑扎点间距
m
10 0.8
15 1.0
20 1.5
>
20 2.0
(
17)
对不允许与主管直接接触的伴管,在伴管与主管间应有隔离垫。
(
18)
DN≤
50mm的碳素钢管,一般应用机械法切割。不锈钢管(
316L)应用等离子方法或机械法切割。
(
19)
预制完毕的管段,应将内部清理干净,封闭管口,不得有杂物进入。
